湖南法治报讯 通讯员 许文君
今年以来,慈利县公安局通津铺派出所科学谋划、精准施策,将关系群众的“头”等大事作为重中之重,抓源头管控、抓宣传教育、抓末端治理,多管齐下将辖区“戴帽率”由81%提升至93%以上,有效增强了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,受到广泛好评。
抓源头,协同共治管控
“我每天骑车送小孩上学,要是不戴头盔,孙子就不肯上车,说是在学校学习了交通安全知识……”家住通津铺镇的刘爷爷乐呵呵地说。

早上七点,正是上学高峰期,在通津铺镇中心完小校门口,派出所民辅警早早“上岗”,对出行未戴头盔的家长学生进行劝导,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,提醒大家注意出行安全。
万事之始源于头。为强化“戴帽率”源头管控工作,通津铺派出所积极对接乡镇政府村组社区、中小学校、七站八所等单位和部门,张贴安全提示标语,设立保安劝导门岗,把好戴帽行动“出入关”,对安全意识淡薄的摩托车、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开展佩戴头盔劝导工作。
同时,通津铺派出所将辖区中小学校的源头管控作为核心,要求学校建立交通违法校园通报制度,每天及时通报批评交通违法行为,呼吁家长以身作则遵守交通法规、文明出行,为孩子树立榜样,最大限度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。
抓宣教,广角多维发力
“出门就有广播提醒戴头盔;在村部门口,还能看到提醒佩戴头盔的海报;骑车去赶集,路边还有警察劝导戴头盔,让我时刻牢记骑车出行佩戴头盔。”家住通津铺镇的游大爷感慨道。

为助力“戴帽率”持续上升,通津铺派出所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工作,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、张贴宣传海报、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;召开屋场会、入户走访、居民微信群、微信朋友圈、村村响广播等宣传平台,将佩戴头盔安全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,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自觉佩戴头盔。
为提升宣教工作的精准度,通津铺派出所以校园为主阵地展开宣传教育,以点带面,逐步辐射到学生家庭和社会活动场所。一方面,通过宣传栏、主题班会、班级微信群发送和普及“戴帽”知识,另一方面,利用家家到、户户落上门发放两万张《警民联系卡》的机会,面对面向辖区群众讲解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,打通乡村交通安全宣教“最后一公里”,全面提高群众对“戴帽工程”的知晓率和参与度,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。
抓末端,重点攻坚治理
“今后我不再抱有侥幸心理,一定佩戴好头盔。”家住三合镇的麻大爷因骑摩托车没有佩戴头盔,被执勤民警拦下,观看一段交通事故案例后有感而发。

通津铺派出所在加强“戴帽率”源头宣传管控的同时,联合通津铺交警中队,以乡镇集市为中心,精准把握县乡道、通村干道“脉络”,重点针对涉“摩电”违法行为较为集中的区域,采取岗点值守、路面巡查、弹性勤务、派出执法小分队等方式,常态化开展联合整治行动,对未戴头盔行为予以安全警示教育,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,全面提高“见警率”“管事率”,有效降低“摩电”交通事故发生率,提升“戴帽率”。
截至目前,通津铺派出所辖区内“戴帽率”稳定在93%以上,有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
提高“戴帽率”是关系生命安全的“头等大事”,是预防人员伤亡事故、守护辖区群众出行安全的重要举措。依法管理,绝不是“禁摩禁电”,而是为了群众平安出行。在此,慈利公安呼吁广大摩电驾乘人员敬畏生命、戴好安全头盔,为了家庭和个人的幸福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,共同守护出行平安。
责编:王辉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







